“盖碗茶”变“致富茶”

   2022-08-09 中国农业网700
核心提示:八月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柯柯镇绿意盎然、生机勃勃。走进圆山村“圆山情”八宝盖碗茶厂生产车间,工人们的欢笑声和机器的轰鸣声正演奏着乡村振兴的“幸福乐章”。只见流水线上,一个个手工盖碗茶正被有序
       八月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柯柯镇绿意盎然、生机勃勃。走进圆山村“圆山情”八宝盖碗茶厂生产车间,工人们的欢笑声和机器的轰鸣声正演奏着乡村振兴的“幸福乐章”。只见流水线上,一个个手工盖碗茶正被有序地分装、称重、包装……工人们配合默契,动作熟练,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。 

识势思变谋出路 

2021年8月,马晓栋驻村担任圆山村第一书记。驻村第一天,他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入户走访调查。 

“王家5口人、马家3头牛、吴家6亩地……”这些简简单单的情况成为了马晓栋工作日志“第一章”的重要内容。通过入户走访、田间地头唠家常、村头小巷开板凳会等形式,他很快掌握了圆山村的村情民意,也随之完成了从一名基层干警到驻村“第一书记”的角色转变。 

“推动乡村振兴、谋划产业发展是驻村第一书记的重要职责,从2021年8月担任圆山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,我就打算要带领村民一同发展产业。”马晓栋说。 

马晓栋出生于乌兰县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家庭,其父母都是好客之人,家里常有亲朋好友来串门。每当有客人来,父亲都会为客人端上一壶手制的、装满“货食”的盖碗茶。“那个时候,无论是走亲访友、招待宾客,还是自家解渴纳凉,一碗茶香浓郁、酸甜可口的盖碗茶都是必不可少的。”马晓栋说。 

由此,马晓栋便想到——盖碗茶深受大家喜爱,但是咱们这里没有产销厂家,我们村何不试试,说不定能有市场。 

说干就干,马晓栋和村“两委”、驻村工作队在到化隆等地学习考察的基础上,积极探索符合本村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,最终确立了圆山村八宝盖碗茶生产项目。 

顺势而为干项目 

有了发展思路,如何让项目正式落地,让更多村民有实实在在的收益? 

于是,马晓栋带着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们每天早出晚归,呈方案、跑资金,积极向上级部门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、实施方案,最终积极协调少数民族产业发展资金35万元,村级自筹资金7万元,项目于2022年正式投入运行。 

项目投运以来,为建档立卡户、一般户和有专业技术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,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工作、挣钱,这样既照顾到了家中大小事,又能为家里添收入,一举两得。 
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马晓栋说,年前试运行阶段,厂子就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七千元的收入,这几天还陆续接到了一些超市、酒店客户的电话,都是咨询“圆山情”盖碗茶的。 

我们看到,工作队和村“两委”合力发展盖碗茶产业,已然成功铺就了一条全村人的致富路。 

乘势而上促振兴 

“张老板,进几箱盖碗茶呗,你们可以先试试,看好不好卖。” 

“李老板,可以把我们的‘圆山村’盖碗茶摆在你们酒店的窗台上,一定能给酒店增加附加收入呢。”  

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,马晓栋亲自带着盖碗茶样品,穿梭在县城的大街小巷。同时,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也分头进行串户调研,积极听取市场反馈。 

在广泛听取建议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,马晓栋找到设计师,对盖碗茶的包装设计、茶包口味等不断进行调整,产品样式逐渐丰富起来。如今,乌兰县域内的商超酒店内到处可见“圆山情”的身影,“圆山情”已真正成为当地的“乌兰特产·柯柯品牌”。 

“下一步,我们还打算继续完善包装、丰富材料,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,大家一起增收致富。”村书记马军国说。 

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,抓住产业发展就抓住了村级集体经济的“牛鼻子”。 

我们看到,圆山村正步入乡村振兴的阳光大道。


 
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行业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行业资讯
点击排行